.jpg)
01. 炸鼠排

豬排、牛排、雞排吃慣了,想不想換個口味?
02.鴨仔蛋

是中國南方以及東南亞菜餚的一種。將孵了15至18天,快孵化成雛鴨的鴨蛋用開水煮熟,敲開蛋殼,加入鹽等調味,以小羹匙挖來吃。吃的時候可見小鴨的骨骼或羽毛。中國南方(如浙江紹興)、越南、菲律賓等地都有這種菜色。但並不是很多人能接受這種菜色。
03. 雞睪丸

雞子雖然鮮美但幾乎沒有營養。雞腎的營養物質大部分為蛋白質和脂肪,吃多了會導致身體肥胖。雞子中欠缺鈣、鐵、胡蘿蔔素、硫胺素、核黃素、尼克酸以及各種維生素和粗纖維,長期食用易導致身體亞健康。
04. 蟻卵

跟蔬菜和飯一起炒,在某些國家是一道很可口的料理。
05. 雞腳

在台灣很常見的一道小吃,但對外國人卻沒辦法接受。
06. 猴腦

猴腦是中國珍貴的傳統食材,八珍之一。猴腦多以生食,吃猴腦的餐桌中間開一洞,其大小恰好可穿進猴頭。待猴頭伸出桌面時,將活猴的頭骨擊碎,再淋上熱油,用銀勺挖出腦髓,即可食用。此時猴子尚未死去,哀嚎之聲不絕。
07. 金槍魚的眼球

好像死不瞑目一樣。
08. 肉餡羊肚

肉餡羊肚(Haggis),或稱羊肚雜碎布丁,是一道傳統的蘇格蘭菜。它實際上就是羊雜碎,製法是先將羊的胃掏空,裡面塞進剁碎的羊內臟如心、肝、肺,再加上燕麥、洋蔥、羊油、鹽、香辣調味料和高湯等,製成袋(現在常用香腸衣來代替羊胃),水煮約三小時,到鼓脹而成。如今餐館通常會把羊的胃袋在上桌前去掉,只留下羊雜給客人享用。
09. 紫河車

紫河車,指人類的胎盤,剛娩出時為紅色,稍為放置後轉紫色,因此稱為「紫河車」,在中藥裡被認為有補血之效。除中國外,近年西方有意見認為服用紫河車,能防止產後抑鬱,但服用人類胎盤在不少文化中仍存在廣泛爭議,過去曾有中藥亦含有紫河車而被外國政府禁止在該國出售。
10. 發酵海鳥 Kiviaq

Kiviaq 是專屬於冬天的,它是格陵蘭因紐特人的一種食物。由於冬天過於寒冷,糧食嚴重短缺,由此因紐特人就想到了一種巧妙存儲食品的方法。現在我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種食物的做法:首先,把一隻海豹剖開,去除所有的肉和內臟,直到只有一層厚厚的脂肪,外面的皮我們得保持原樣,不然就不能更好的儲存;接著就是很重要的一步,把300 至500 只海鳥塞進海豹皮里,注意這裡的海鳥都要帶毛放進去,當皮里被完全填滿時,把海豹皮縫制關閉,並在海豹皮的外面塗上海豹油,以驅趕蒼蠅。 不要以為這樣就好了。
最後一步,把裝有海鳥的海豹皮放進一堆石頭下進行發酵,最少得放3 個月,有時甚至長達18 個月。發酵完畢後,就可以吃了,吃之前說過,是需要勇氣的,將海豹皮打開,取出裡面帶毛的海鳥,去毛後生吃,對!是直接生吃。想像一下如此臭的味道和生吃的方法,是不是很觸目驚心,噁心呢?(資料來源)
所以你吃的是一隻在海豹體內發酵後的海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